今年暑假我借由学校和英国坎布里亚大学合作的这个机会,第二次踏上英国这片让我想了十多年的土地。2003年,我随父母第一次踏上英国这个让我陌生又好奇的国家,并且在那里愉快的生活了一年半,2004年回国至今已有十年。这次的旅行被我定义为重返英国也是留英的提前经历,再次回去,既熟悉又陌生,十年的时间,早已不复当年。这次的暑期学校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天,可是却让我收获颇多:
首先要说的是,英国人非常反感你不懂装懂,特别是你英语的不好的情况下,更要学会用Pardon, Sorry, 来告诉人家你不理解或者你不懂。切忌oh yes,oh no 打发过去了。哪怕你说不出这个单词你完全可以拿出手机百度这个单词告诉他们。这没有什么难为情的,我和住家的女主人在喝下午茶的时候,我们的谈话实质上用的是最简单的单词,有的时候我会用手机百度这个单词,她也就明白我的意思了,我们的谈话水到渠成,一点也不尴尬。
其次,英国的父母对孩子实行都是放养政策。在国外留学的时候,不要以为住家的父母会包办一切,他们信奉这是你自己的事情,需要帮忙才可以找我们。他们对他们的孩子也是同样,住家的三个孩子,大儿子去非洲也仅仅是给他爸妈说了一声我什么时间去非洲就OK了,二儿子每天在自己的房间里查文献,客人来了根本不需要过去打个招呼,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我父母的客人,不是我的客人我完全可以不下去打招呼。小女儿自己报名参加暑期学校,而且自学中国文化,这些她的父母都没有干涉。每天父母和孩子各干各自的事,但是有一点就是在晚饭的时候,每个人必须扔掉手机,坐下来分享自己的一天,是好是坏都可以拿出来分享。 二儿子对着他妈妈说沙鼠的行为研究的时候,我都听傻了,他妈妈特别兴奋,直接大呼 That's so amazing!女主人Val对我说,她以她的孩子们自豪,因为他们都懂得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她说很多时候她的孩子们说的东西她不懂,但是她和她的丈夫都愿意坐下来听听孩子们的分享,因为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孩子愿意跟你分享,不是拿你当父母,而是当朋友,这是非常重要的。
其三,英国政府将大量的金钱投入到教育上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特别是英国政府非常重视特殊教育。我在Arbury的那两年,一直都有一个SEN(special education needs)老师一对一的辅导我。他们认为,每一个人都有权利他们受教育的方式,每一个残疾人都有权利受教育,因此如何保障这些弱势人群的受教育的权利是英国政府之所以大量支持SEN的原因。
最后,英国人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文化培养。我在参观Peter Rabbit博物馆的时候,我看到一个三岁的小姑娘,被爸爸抱着,指着馆内每一个场景对着她爸爸说,这是什么故事,那个是什么故事,她才三岁,对peter rabbit里故事的每一个情节都能侃侃而谈。我私以为,教育真正的目的,不是培养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也不是培养一个名震全球的全才,而是培养一个具备有人文情怀和精准的专业知识的合格公民。
接下来我会谈谈我这次的旅行的所见所闻,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礼拜,但旅行确实比在树上学到的多得多。
2014.8.2 上海浦东---赫尔辛基---曼彻斯特---兰卡斯特
这是一路的折腾,却是我这第一次旅途的开始。
凌晨4点爹妈开车从苏州出发直奔上海浦东, 历经1个半小时到达。然后等着团队其他的小伙伴们陆陆续续地到机场,随后一起办理登机手续,一起出发。十多个小时的飞行,于当地时间3点左右到达赫尔辛基,等了半个小时后再次从赫尔辛基直飞曼彻斯特。在曼彻斯特我是很紧张的,因为要过海关,是我开始正式说英语的时候。也许是老天眷顾我,我只说了一个 Good Afternoon,女海关笑了,抬起头微微一笑,说这个时间已经不算下午,应该算晚上了。给我说了Good Evening。然后把护照还给我,直接pass。我长吁一口气,暗自感慨,终于的终于我再次踏上了英国这片土地。
从机场出来,等着接机的学生大使把我们带到兰卡斯特。说起来兰卡还是我第一次去,满满的都是期待。带着这份期待,我们住进了The University of Cumbria 的宿舍,我的房间在第一个,左手第一间是厨房,第二间是洗漱间和洗澡间并在一起的。这个宿舍莫名让我想起了《死亡诗社》里有一处对宿舍场景的拍摄,草草地吃了泡面,看了明天大致的行程安排后带着兴奋度过了在兰卡的第一个晚上。
2014.8.3 兰卡斯特
早晨早早起来洗了个澡(兰卡的晚上奇冷无比,而且英国人一般都是早晨洗澡的,入乡随俗啦),换上西装和皮鞋,因为我们要去各自的host family了。 我的host family 是我特地要求的,女主人Val 是从事specialist children 的康复工作,这为我接下来的一周的对特殊教育的了解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住家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在非洲做志愿者,我离开兰卡的那天是他返回英国的时候,二儿子考上了剑桥大学的动物行为学专业,小女儿还在上高中,我走的那天,她已经去参加英国NHCS的暑期学校了。 关于住家这三个孩子的情况,我在后面还会提及。
我陪着女主人去了farm shopping和超市,因为下午是住家二儿子的19岁的生日,届时家里的亲戚都会来参加。去超市之余,女主人还带着我一起去吃了下午茶,她告诉我说,下午茶是英国人生活的必需,一天的工作已经很累了,特别是下午的时间恰恰是精力即将用完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大约是提前两个小时下班的时候,很多英国人都会立即放下手上的工作,去外面喝杯下午茶,然后精神饱满的把接下来的两个小时的活干完。Val告诉我说,她特别不理解我们中国人整天跟打了鸡血从上午忙到下午,居然还会有加班!她说加班在英国是不允许的,否则员工完全可以把老板告上法庭。我跟她说,我同样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们国家是发展中国家,还需要拼命的努力,不断地走,才可以达到你们的发达水平,也许那个时候我们也会有属于我们的下午茶。她很兴奋,我们一边喝,一边从中国谈到英国,又从英国谈回中国。
回到家,我在厨房看着Val和她丈夫忙着聚会要做的饭,她问我我们也会有这样的聚会吗?我说我们也会有,但我们是在Lunar New Year 才会聚在一起。她就像个十万个为什么,逼着我把中国文化竹筒倒豆子全部说了出来。然后我们又谈到了英国教育和英国福利,真是逼着我的英语蹭蹭地往上涨……对了,我还帮着小女儿一起做了蛋糕~~~
晚饭开始,见到了各种亲戚,然后又把中国文化介绍了一番……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男主人她妹妹(或者姐姐?),聚会刚刚开始,她问我可不可以喝酒,我说我可以的,给我倒了一杯Wine,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喝完一杯后,她问我还需要吗?我看周围的人都在喝,我不好意思拒绝,我点点头,又喝了一杯,脸已经烧的红的不行,偏偏这个时候要举杯祝贺小寿星生日快乐,于是我又要了一杯,这个时候瞄了一眼酒瓶的名字,Sauvignon Blanc,回到我的房间一百度……我去,我说他妹妹走之前说,你可以喝完这杯就去睡觉了……原来这个意思。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相比,白酒的度数较高,以Sauvignon Blanc为首的白酒是质量最好的,也是度数比较高的。三大杯的Sauvignon Blanc 喝到我倒头就睡啊……

2014.8.4 The University of Cumbria Welcome Lunch and Lancaster castle。
早晨起来头晕晕乎乎的,看时间比较充裕,就走路去学校。路上差点迷路,还好大着胆子问人,遇到了很好的英国人,陪着我找到了学校。在英国,问路是一个很常见的事情,基本都会有人告诉你怎么走。而且如果你要走的路刚好跟他一样的话,Ta会陪着你一直走过去。特别好的是,我跟她分开的时候,她还跟我说have a good day!瞬间就被感动了,也瞬间喜欢上了兰卡。
时间非常充裕,我逛了逛校园,拍了无数张的照片。 然后吃了一顿超级好吃午饭,摸摸饱饱的肚子等着出发去看城堡。不过呢,中间和Marion教授谈了一次话,也就此坚定了出国读研的决心。
Lancaster是我第一次去,当然,兰卡也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小镇。我们去看了城堡,潮湿阴冷的城堡总是民主的过程带着血腥的最好象征,一路看来,看到了民主,也看到了血腥。而历史就是这样,不断地往前走,从来不会因为无辜的生命停下它前进的脚步。
出来在周围逛了逛,买了东西直奔住家。说起来,兰卡的下午还是很漂亮的!

2014.8.5 & 2014.8.7 & 2014.8.8 have a lesson in the Uni,
这三天都是在上课,故放到一起说。在英国呆过两年,这次的上课仿佛回到了过去,和小伙伴们一起大笑,大闹,一起学习各种历史,文学什么的。这是我最美好的时光,在学校我永远都是开心的状态,没有伤心的时候,无忧无虑。时光一过不再有,十年一别,再次回来,什么变化都没有,唯有我不再是十年前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姑娘了。这十多天的英国,每一天都让我在温暖中度过,回忆很温暖,我亦在这十多天快速的成长。指尖划过每一处建筑的墙壁,每一处熟悉的地方,都足以让我热泪盈眶。

2014.8.6 Edinburgh
爱丁堡,真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十年前,我们的春节旅行就定在了爱丁堡。而我们因为门票太贵被阻挡在城堡前,这次终于可以一探究竟,怎么能不让我各种兴奋激动呐!
爱丁堡的城堡很大,它是苏格兰精神的象征。 爱丁堡的魅力,在于它的古老。爱丁堡城堡于6世纪就成为苏格兰皇室的堡垒,比英格兰的利兹城堡早200多年,比温莎城堡早400多年,比德国的海德堡城堡更是早600多年。从古代战争的意义上说,爱丁堡无疑是最坚固最险要也最难攻克的堡垒。爱丁堡城堡筑于一个海拔135米高的死火山岩顶上,一面斜坡,三面悬崖,只要把守住位于斜坡的城堡大门,便固若金汤,敌军纵有千军万马,对它都无可奈何。这也是其它古城堡难以匹敌的。(百度百科来的= =,表示关于古堡我也只能介绍个大概。)
我非常喜欢苏格兰文化,特别是苏格兰人,他们非常直率。苏格兰人骁勇,古堡上的雕塑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诠释。 这次的独立公投,我不认为苏格兰会真正的独立,因为苏格兰的经济绝大部分都是掌握在英格兰手中。而且一旦独立,苏格兰的经济很大程度上将会依靠农业和旅游来维持。明明都是一个国家,这样闹真的有意思?估计英格兰已经哭笑不得了。
特别要说的是,苏格兰的花格子裙,这是有原因的。不要以为苏格兰花格子裙是个娱乐用的东西,早在16世纪这是名副其实的战服。苏格兰人认为这样自由而且非常具有代表性,久而久之,不管是在军乐节还是国庆节,苏格兰花裙子都是重头大戏。不过呢,英国法律有个逗比的一条: 你不能问一个穿苏格兰花裙子的男人里面有没有穿内裤,但你可以掀开他的裙子看。

2014.8.9 Liverpool
利物浦,曾经在工业时代非常辉煌的城市。放眼望去,简直就是国内各大城市的工业园区一样。但是,不要以为利物浦没有它独有的城市文化底蕴。喜欢足球的人应该都知道,全英国最有名的四大豪门俱乐部:红魔曼联,蓝军切尔西,红军利物浦,枪手阿森纳。利物浦的足球非常有名,每到英超比赛的时候,利物浦满大街都是一片一片的红色,看得出来,很多人都以自己是利物浦人骄傲。
利物浦还有一个最负盛名的头衔:摇滚城市。The Beatles就是诞生在利物浦,作为摇滚之父John Lennon最喜欢的城市,利物浦从来都是弥漫着浓厚的摇滚意味。在利物浦国际音乐节,大批大批的利物浦人都会参加,摇滚占大多数,都是为了向the beatles致敬。
在披头士乐队中,我独爱John Lennon。不是因为他是摇滚之父,而是他的音乐总能深入到你的灵魂。我在逛看披头士乐队博物馆的时候,心里满满的都是激动,默默地回温着我在英国学过的有关披头士的历史。看到最后,一个巨大白色的墙面,上面写着他说过的话,我不是一个梦想家,但是如果你有梦想你可以加入我们,旁边是他的头像。我久久地看着,深深地呼吸着,我不是John Lennon的粉丝,也不是他的朝圣者,我只是在感慨,原来他也曾在我的生命驻留过,那么美好,那么温暖。

2014.8.10 Lakelan
不得不说,英国的乡村风景深得我心,那山,那水,那美景……英国湖区亦是我第一次来,但它的文化象征却不让我陌生。Beatrix Potter在这里写下了风靡全球的peter rabbit.而我亦在peter rabbit这里再次将自己画过的每一个故事全部重温了一遍。
英国湖区里一共16个湖,每一个湖的风景都不相同,坐船在湖面上行驶,就像修行般的看着远处的景色,被风吹拂着,心灵仿佛得到了一次的净化。我想这样静谧而又美丽的地方,促使了Beatrix画出了Peter Rabbit.不过呢,被冻个半死这倒是真的……
另外,威廉华兹华斯也是极喜欢湖区的哦~
2014.8.11 & 2014.8.13 & 2014.8.15 & 2014.8.16 London
挥别兰卡,直奔伦敦。 离开兰卡的那天,我没有太多的伤感,我陪着住家的女主人和男主人一起聊了很久,我还邀请他们一定要来中国。我们不说再见,因为我还会回来。
8.11 中午两点多到达伦敦,小憩了一会,就出发去看伦敦塔桥。
伦敦,去过四次,而这一次除了伦敦塔桥,其他的却让我无比陌生。熙熙攘攘全是人,但也阻挡不了我的回忆路程。
伦敦塔,是一个血腥的存在。了解英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英王亨利八世就在这里砍掉了他的两个老婆的头。那个时候的英国,动荡不安,血腥风雨,宗教分歧。远远地看着伦敦塔,你根本想象不到,这样一座巨大的伦敦塔,居然有过这样一段血腥的存在。但是,这就是历史的魅力,你伸出手,指尖划过沧桑的墙壁,听着历史呜呜咽咽的诉说,想象着那个时候的亨利八世,想象着那个时候的血腥风雨,想象着那个时候的辉煌……你会由衷的被历史的宽容折服。
8.13. 去看了白金汉宫,也看到了皇家的换岗仪式,很壮观,但是人巨多……
也看到了大本钟和英国国会,看到了唐宁街,也坐船把泰晤士河周围逛了遍,也做了伦敦眼俯瞰了整个伦敦城。我默默地在心里说,十年一别,伦敦,你和我都在变化着。
8.15 大英博物馆,第二次去,再次把博物馆里的东西上上下下走马观花的看了个遍。你不得不感慨,从四大文明古国到近代,大英博物馆的文物之多,是我们了解人类文明最好的寻踪之地。
8.16 福尔摩斯博物馆,里面每个故事场景都有,终于不枉我将福尔摩斯探案的故事全部看了个遍。

2014.8.12 Windsor
温莎,你们知道吗,现在的英国,如果要说是什么王朝的话,那么应该称之为温莎王朝。那么伊丽莎白女王现在住的地方——温莎城堡就是她的常住行宫,不要错以为白金汉宫是女王常住的地方哦~
温莎城堡很大,逛一圈下来都有三个小时,由于不让拍照,我仅仅只能买了一些明信片聊以自慰。其实去温莎城堡最壮观的还是皇家换岗仪式, 红色的衣服,高大的帽子是皇家仪仗队的象征。你可以一览无余的看着皇家仪仗队带着严肃完成整个换岗仪式,听着奏乐队奏的音乐,可以很激动的近距离的接触皇家仪仗队。
另外,不论是要去白金汉宫还是温莎,请记得抬头看看英国国旗是否悬挂在顶上,如果悬挂在顶上那么则是代表女王就在那里。
2014.8.14 Cambridge
一别十年。再见面,你没有变,我亦不再是十年前的小姑娘了。
我们首先去看了Kings College and Kings college chapel.这是剑桥大学的象征,出来穿过巨大的草坪(这个草坪不是谁都可以走的,不管你是不是剑桥人都不行,这个草坪只能允许尊贵的客人去走,比如说皇家),就可以看到徐志摩说的康桥。旁边还有从中国运来的大石头: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那个带领我们的导游已经可以把这句话英文背的滚瓜烂熟了,听了我们用中文念得时候,大呼真好听!
出来坐船沿着剑河将两旁的剑桥大学走了个遍,我一边看一边默默地在心里默念这是哪,那里我呆过……剑桥很美,依然还是我记忆中的那个剑桥。
自由活动的时候,我本来打算回到我原来的小学看看的,但是由于时间限制,我放弃了,于是直接把剑桥周围的经典全部看了个遍。首先是Round Church,这是剑桥为数不多的圆教堂,但现在已经作为景点了,值得一提的是,它是我那个时候学画画的对象之一。其次是Eagle Bar.它是宣布DNA被发现的地方,很高兴终于看到它扩张了。其三,去看了爸妈原先工作过的地方,在那里,所有的情感如数发泄出来,我以为我回不去了,实质上我一直在努力回去。最后是Trinity College。三一学院,里面还有个苹果树,相传是促使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苹果树。门口还有个雕塑是亨利八世的雕塑,他的手上拿的并不是传统的刀剑,而是桌子腿。相传这是一个学院的学生恶作剧把刀剑换成了桌子腿,而那个时候,亨利八世还健在。他知道后并没有勃然大怒,而是笑笑就过去了,至今传为美谈。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亨利八世虽然是个暴君,但是换个角度来看,他却是一个求贤若渴的有作为的君王。
狂买了五本剑桥的本子,带着心满意足回了住地。

2014.8.17 London Heathrow---Helsinki---Shanghai Pudong ---Suzhou (人文学院 汉师1112 戴温荻 1120301238)